Press ESC to close

农膜生产集中地临淄 环保检查来袭

导 语

全国农膜看华北,华北农膜看山东,山东生产农膜最早的当属淄博临淄。临淄农膜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为配合齐鲁石化合成树脂项目,在山东省政府重点支持下,临淄先后建起了15家塑料加工厂。目前,临淄农膜生产企业近百家,年产量超过50万吨,占全国农膜产量的1/5以上,是国内农膜产量最大最集中的地区。

全国农膜看华北,华北农膜看山东,山东生产农膜最早的当属淄博临淄。临淄农膜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为配合齐鲁石化合成树脂项目,在山东省政府重点支持下,临淄先后建起了15家塑料加工厂。目前,临淄农膜生产企业近百家,年产量超过50万吨,占全国农膜产量的1/5以上,是国内农膜产量最大最集中的地区。

6月11日,中央环保组在临淄检查塑料行业,不少农膜企业、塑料母料企业、塑编企业被查到,主要检查企业的环保手续及废气处理等。临淄周边95%的农膜企业都有环保手续,但企业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壮大,环评的内容与企业实际有所出入,例如设备增加,而环评没有更新等。农膜生产中,农膜原料和助剂混料搅拌时,会产生部分扬尘和废气,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废气处理设备。

在上月聊城地区环保报道中,查出的现象基本一致,企业通过环保局要求,与环保设备公司沟通,策划了一套整改方案,并积极整改,一些大型企业意识到环保重要性,也积极整改,但仍未得到最后的确定。

农膜一直没有废气处理设备装置,目前也没有具体的处理标准,个别大型农膜企业积极定制环保设备,争取短时间内整改完成。其他企业也都在尝试整改及观望中,希望在农膜淡季完成整改,以免到生产旺季时影响生产。

链接:

环保严查是个长期工程,从今年4月7日至明年3月31日,环保部将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此次强化督查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每个督查组8人,每个督查组现场督查2周,每个城市全年安排25轮次。

“2+26”城市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农膜企业多集中在华北地区,以上城市中多数城市均聚集着大量的农膜企业,其产能占国内农膜产能的半数以上。农膜企业可在淡季自检,有必要把企业环保严格把控,防止农膜生产旺季抽查,影响生产。

如欲转载本文章,请注明内容来源于金联创(原金银岛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