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SC to close

市盈率(P/E):如何計算?怎樣才算合理?與市淨率有何分別?

什麼是市盈率?市盈率(英文:Price-to-Earnings Ratio,簡稱P/E或本益比)是衡量股票或市場估值的重要財務指標,反映投資者為每單位企業盈利支付的價格。它將股票的市場價格與企業的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EPS)聯繫起來,幫助投資者判斷股票是昂貴還是便宜。市盈率廣泛應用於個股、行業及整體市場的估值分析,特別適合評估穩定盈利的企業。

市盈率分為三種類型:靜態市盈率(以過去一年的EPS計算)、滾動市盈率(以最近12個月EPS計算,稱為TTM),以及預測市盈率(基於分析師對未來EPS的預估)。每種類型適用於不同場景,例如靜態市盈率簡單但滯後,預測市盈率更具前瞻性,但依賴預測準確度。市盈率不僅反映當前估值,還間接顯示市場對企業未來成長的預期。

如何計算市盈率?市盈率的計算公式簡單明了:

市盈率(P/E)= 每股股價 ÷ 每股盈餘(EPS)

或者:

市盈率 = 總市值 ÷ 年度淨利潤

每股股價:通常取最新收盤價。例如,某股票現價為100港元。

每股盈餘(EPS):以企業過去一年的淨利潤除以總發行股份數計算。若企業去年淨利潤為10億元,總股份數為5億股,則EPS = 10億 ÷ 5億 = 2港元。

範例:若某股票股價為100港元,EPS為2港元,則市盈率 = 100 ÷ 2 = 50倍。這意味著投資者需支付50港元才能獲得1港元的盈利,假設盈利不變,需50年回本(不考慮股息或通脹)。

不同類型的市盈率選用不同時間段的EPS:

靜態市盈率:使用上一完整財年的EPS,數據易得但時效性較差。

滾動市盈率(TTM):以最近12個月(通常過去四個季度)的EPS計算,更能反映最新業績。

預測市盈率:採用分析師對未來一年的EPS預估值,較具前瞻性但不確定性較高。

例如,騰訊(00700.HK)於2023年4月21日收盤價約350港元,2022年EPS約12.3港元,靜態市盈率約350 ÷ 12.3 = 28.5倍。若使用2023年預測EPS為15港元,則預測市盈率約350 ÷ 15 = 23.3倍。

市盈率高低代表什麼?怎樣才算合理?市盈率的高低反映股票的估值水平及市場預期,但需結合行業、經濟環境及企業成長性分析:

低市盈率(如10-15倍):通常表示股票價格相對盈利較低,可能被低估,投資回本期較短,風險較小。但也可能反映市場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缺乏信心,例如成熟行業或業績停滯的公司。低市盈率並非一定「抵買」,需警惕潛在風險,如財務問題或行業衰退。

高市盈率(如30倍以上):表示投資者願意為每單位盈利支付更高價格,通常出現在成長型企業(如科技股)。高市盈率反映市場對未來盈利快速增長的樂觀預期,但若增長不如預期,股價可能大幅回落。高市盈率股票多為「熱門股」,風險較高。

極高市盈率(如100倍以上):常見於初創或高成長行業(如生物科技),可能無盈利(市盈率為負或無意義)。此類股票估值更多基於前景而非當前盈利。

合理市盈率:無固定標準,一般認為20-30倍為正常範圍,但需參考以下因素:

行業平均:不同行業市盈率差異顯著。例如,科技行業平均市盈率約25-35倍,公用事業則約10-15倍。比較同業市盈率更具參考價值。

歷史水平:對比企業或市場過去10年的市盈率中位數,判斷當前估值是否偏離歷史均值。

成長性:市盈率與盈利增長率結合分析,常用PEG指標(市盈率÷盈利增長率)。PEG低於1表示估值合理,高於2則可能過高。

宏觀環境:低利率環境推高市盈率,高利率則壓低估值。

例如,蘋果公司(AAPL)2023年市盈率約30倍,雖高於市場平均,但因其穩定盈利和創新能力,市場認為合理。反之,市盈率低至5倍的股票若盈利持續下滑,則可能為「價值陷阱」。

恒生指數市盈率是多少?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HSI)是香港股市的基準指數,涵蓋50隻藍籌股,其市盈率反映香港市場整體估值。截至2025年7月,恒生指數的靜態市盈率約為10.5倍,滾動市盈率(TTM)約為10.8倍,預測市盈率約為9.8倍(基於2025年預測EPS)。這些數據低於過去10年平均水平(約14.5倍),顯示港股估值偏低。

低市盈率部分原因是香港市場受內地經濟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及資金外流影響,投資者信心不足。例如,2023年4月恒指市盈率約11.67倍,2024年略有回升,但仍低於歷史均值。相較之下,金融股(如匯豐控股)及地產股(如新鴻基地產)拖累指數估值,而科技股(如騰訊)則支撐部分成長預期。投資者可通過恒生指數公司網站查詢最新市盈率數據。

美國股市市盈率是多少?美國股市以標普500指數(S&P 500)為代表,其市盈率反映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市場估值。截至2025年7月,標普500的靜態市盈率約為22.5倍,滾動市盈率(TTM)約為23.0倍,預測市盈率約為20.8倍(基於2025年預測EPS)。這些數據高於歷史平均水平(約15-18倍),顯示美股估值偏高。

高市盈率主要由科技巨頭(如蘋果、微軟、英偉達)推動,這些公司佔指數權重較大,且市場對其AI及創新領域的成長預期樂觀。例如,2024年標普500預測市盈率約20倍,2025年隨企業盈利增長略降,但仍高於長期均值。對比之下,美國中小盤股(羅素2000指數)市盈率約15-18倍,估值更為合理。美股高估值也與低利率環境及強勁經濟復甦預期有關,但高利率風險可能壓縮未來市盈率。

市盈率與市淨率有何分別?市盈率(P/E)與市淨率(P/B)是兩種常用於股票估值的財務指標,但它們的計算基礎、意義和應用場景有所不同。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分別:

定義與計算公式市盈率(P/E):衡量股票價格相對每股盈利的倍數,反映投資者為每單位盈利支付的價格。公式:P/E = 每股股價 ÷ 每股盈餘(EPS)例如,某股票股價100港元,EPS為5港元,則P/E = 100 ÷ 5 = 20倍。市淨率(P/B):衡量股票價格相對每股淨資產(淨值)的倍數,反映市場對公司資產價值的評估。公式:P/B = 每股股價 ÷ 每股淨資產(Book Value Per Share)例如,股價100港元,每股淨資產50港元,則P/B = 100 ÷ 50 = 2倍。數據基礎市盈率:基於企業的盈利能力(淨利潤),EPS通常來自損益表,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市淨率:基於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淨資產為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反映公司清算價值或「內在價值」。意義與解讀市盈率:高P/E(如30倍以上):可能表示市場看好企業未來盈利增長(如科技股),或股票被高估。低P/E(如10倍以下):可能表示股票被低估,或企業盈利能力不被看好。適用於盈利穩定的企業,但對無盈利或虧損公司(如初創企業)無意義。市淨率:高P/B(如3倍以上):表示市場對企業資產增值或品牌價值樂觀(如消費品公司)。低P/B(如1倍以下):可能表示股票低於清算價值,具投資吸引力,或企業資產質量差。適用於資產密集型行業(如銀行、地產),或評估破產風險。適用行業市盈率:更適合成長型行業(如科技、醫療),因這些企業盈利增長是估值核心。例如,騰訊(00700.HK)P/E約28倍,反映其高成長預期。市淨率:更適合成熟或資產驅動行業(如金融、地產、能源),因這些行業資產負債表更具參考價值。例如,匯豐控股(00005.HK)P/B約0.8倍,顯示估值偏低但可能反映市場對銀行業風險的擔憂。局限性市盈率:受會計政策影響(如非經常性損益),EPS可能失真。對週期性行業或無盈利企業不適用。市淨率:忽略無形資產(如品牌、專利)的價值,對於科技公司可能低估真實價值。資產負債表可能隱藏不良資產,導致P/B失真。投資應用市盈率:用於判斷股票是否「貴」或「便宜」,與行業平均或歷史P/E比較,結合PEG(P/E ÷ 增長率)分析成長性。市淨率:用於尋找「低估」機會,尤其在市場低迷時,P/B低的股票可能具安全邊際。價值投資者(如巴菲特)常參考P/B評估長期潛力。 分享 這篇文章有用嗎? 0 0 作者 Bowtie 團隊 Bowtie (「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Bowtie 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Bowtie在 2021 全年於直接銷售渠道中持續排行第一。了解更多:https://www.bowtie.com.hk 本文章內容由 Bowtie 團隊 提供並只供參考,不代表 Bowtie 立場,Bowtie 對任何人因使用或誤用任何信息或內容,或對其依賴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不承擔任何責任。此文章內任何與 Bowtie 產品相關的內容僅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客戶應參閱相關產品網頁內詳細之條款及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