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超然君,(https://xueqiu.com/4317980196/164301959)
本篇文章我会对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买菜APP,简述它们的商业模式差异,并且在尽可能公正的情况下推演他们未来的竞争格局。
最开始我接触到买菜app是去年在北京居住的时候,经常在每日优鲜上下单,每日优鲜与目前火爆的社区团购在模式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每日优鲜上下单,一般一小时左右就能送到家,这就要求每日优鲜必须有遍布全城的数量极多的前置仓,还要有相当数量的类似外卖的配送员,在最后一公里的送达上成本较高,但是用户体验更好。这种商业模式就像是你开了一家生鲜超市,外卖员上门取走订单,然后点对点配送,但是为了保证全城都能实现一小时达,所以得隔几公里就开一家生鲜超市。
后来我来到了长沙,在长沙这边比较火的是兴盛优选,兴盛优选的商业模式比较有意思,是我认为未来会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其实我刚来长沙时还不知道兴盛优选,一开始准备看下每日优鲜有没有覆盖到我住的地方,结果自然是没有,然后才听说兴盛优选。从了解到这个app到第一次下单花了很长时间,因为这上面的农产品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以至于我非常怀疑这里买菜的话品质能好吗?后来还是为了了解这app下了几次单,基本情况就掌握得差不多了。在兴盛优选上买菜,首先你要选中配送点,不用担心配送点会离你很远,配送的位置是已经覆盖全城的芙蓉兴盛便利店,你在app上下订单后,第二天兴盛优选会把订单配送到你家门口的便利店,并通知你已经送达了,然后你直接去便利店报上你的名字就可以取走了。这种模式下不需要点对点的送达,而是像菜鸟驿站一样覆盖周边的几个社区,最后一公里的成本相比之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模式很有趣,把现成的便利店当做取货点,就大幅减轻了自己的物流成本。当然,在兴盛优选买菜有一点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肉类菜品的品质确实不行,基本上都是冷冻的,当然冷冻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怀疑冷冻前的品质就很差,反正对比我在每日优鲜上买的菜(也是冷冻的)质量差太多。而像土豆、番茄这种蔬菜就还好,一般就是菜场买菜的水平,当然这些菜也是完全没清洗过的,土豆上的泥跟刚挖出来的差不多,不过口感上没差别,个人不是很介意。当然这样做也有优点,首先价格非常便宜,可能比永辉超市还要便宜一些,第二个优点就是你可以按需购买,哪怕只买2块钱的菜也一样不需要配送费,这一点比每日优鲜好很多,原因还是之前说的,一个便利店覆盖周边几个社区,只追求总体单量,不追求每一单的单量。
那么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到底哪一家巨头能最后胜出,我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首先我们看看作为一个运营商,你需要从供应商手上面收货,然后配送到各物流仓库,最后准时送达至取货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团长)。有些人认为拼多多在农产品的销售上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其实是有些问题的,因为社区团购需要隔日达,拼多多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把农产品从产地弄过来,所以目前多多买菜上的农产品大多还是在本地的供应商采购的。又有人说美团的商家资源广,但是一个商家可以同时为多个买菜app提供服务,这没有什么排他性,就好比说我楼下的便利店既是兴盛优选的配送点,又是橙心优选的配送点。至于物流,大家现在都准备砸几十亿搞物流,这也不是关键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社区团购的竞争格局从目前来看是看不出什么端倪的。所以我认为未来社区团购的竞争格局很可能和外卖一样是多寡头的,但是随着运营的深入,市场份额很可能会分化。对于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就是价格、品质(时间大家基本一致),对于这些巨头而言,就要在成本和品质处下功夫。我认为虽然目前现在大家都是在当地的供应商处进货,但是未来一定会尝试在原产地找到独家供应商直采,这一点是拼多多的优势,通过精细化的运营,不断蚕食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这是美团的优势。总的来说我认为拼多多会把价格打穿,占据大多数农村和县的市场份额,但是把价格打穿就意味着你无法做到合适的品控,拼多多的优势在于原产地直采。而一二三线城市个人认为美团会逐渐占据主动,因为美团也是打价格战的一把好手,所以美团价格不会比拼多多高出多少,而品控会更稳定一些,以我的视角来看,吃进嘴里的东西我会愿意付出一些溢价。农产品是非标品,能通过品控做到品质稳定,那基本占据中产阶级就稳了。同时社区团购也会分化出高端食材的市场,这一块目前是阿里的盒马在做,但是高端毕竟不是主流,我认为还不够接地气,零售市场里任何一款顶级app的诞生,都是从价格战开始的。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BABA)$ $拼多多(P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