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不設置奇怪敏感的關鍵詞自動回復推送,請勿做徒勞之功,後臺會拉黑你。關於公眾號有任何問題可加 BseemoreD 諮詢,群聊可加 MISS-shengmi
微博:浪物志-CALLA 豆瓣:小土亢、梁韻
來源:南風
攝影:網絡
整理:CALLA
口塞是一項有趣的BD5M項目,通常是通過強迫佩戴者嘴巴張開的方式來剝奪語言能力,但同時又保留髮出模糊聲音的能力。當你企圖說出的話全部變成難以理解的嗚嗚聲,只能被動接受而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配合束縛後戴上口塞意味著最後一點活動的權利被剝奪,會大大增加屈辱感和無助感。
然而,進行一切BD5M活動時必須謹記的第一條原則是「安全」。無論何種情形下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強調再多次亦不為過。相比於許多其他項目,口塞的風險常常被忽略,因此寫了這篇口塞安全使用指南,希望能儘量減少廣大口塞愛好者使用中的不愉快同時避免可能出現的風險。
口球是最常見的一種口塞,幾乎所有的玩家都備有幾隻,然而很少有人會花精力仔細挑選口球,即使挑選也只是看看那種外觀更好看。口球的視覺效果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考慮其他的諸多因素。
在可接受的範圍內應選擇較小直徑的口球,過大的口球難以放進口腔中,大部分露在口腔之外,如果不慎磕碰會對牙齒造成損傷。即使能夠放入口腔,過大的口球會迅速使佩戴者帶來下巴酸痛的感覺。
的確活動中很多不適感如繩子的緊縛感、皮鞭手拍造成的疼痛感會給接受方帶來快感,然而喜歡這種下巴酸痛感的人極為少見。這種感覺會完全覆蓋掉其他快感,造成活動質量的下降,長時間佩戴甚至可能導致脫臼。很多人無論是Star還是Moon都有一種錯誤的意識,即口球越大越好,這是完全錯誤的,務必選擇直徑較小的口球。
至於口球的材料,應儘量避免硬塑料製成的口球(某寶上銷量最高的幾件套通常都是這種),以避免可能對牙齒造成的損傷。口球為矽膠製成的最好,橡膠口球雖然柔軟,但是可能包含鄰苯二甲酸酯等致癌物,強烈不建議使用。對於初次使用的口塞,還要密切關注佩戴者是否對其過敏,曾經發生過使用全包頭罩式口塞後發生過敏後致死的案例。
口球兩邊的系帶也需要引起重視,很多簡陋的口球其系帶會對嘴角造成很大壓力,短時間的佩戴也可能出現磨破的現象,早些年有朋友在嘴角處墊上紗布來減少摩擦,麻煩不說,視覺效果也大打折扣。實際上很多口球考慮了對嘴角的保護,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
」我十分討厭口球,因為無法使用安全詞」 曾經有朋友抱怨。的確戴上口球會無法「說出」約定的安全詞,但並不意味著佩戴者無法通知對方停止活動。
1.在手裡握一個球或是任何方便獲得的東西,一旦鬆手意味著說出安全詞;
2.左右連續搖頭三次,可以配合三次相同頻率的「嗚」聲以避免無意識的搖頭造成意外終止;
3.重複的其他動作,這取決於你身體的哪部分還能活動。
口塞註定會對呼吸造成影響,雖然這是口塞的功能之一,同時也是風險所在。張口式的口塞還好,如果是口罩式或塞口式的口塞,那麼任何時候切記不要讓佩戴者獨處,同時要隨時關注佩戴者的呼吸是否暢通,尤其是在佩戴者感冒或是流淚時都可能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此時應立即停止口塞項目。如果是有孔口球會安全很多,相比於實心口球,清洗和消毒要多花些功夫。
注意:這並不意味著有孔口球就不存在風險,一切塞口式口塞都可能引起嘔吐反射,大量的嘔吐物不及時排出同樣會導致致命的後果。
佩戴口塞時較為安全的姿勢是站立、坐姿或是面部向下的情形,這種姿勢可以便於唾液排出而不是在喉嚨處累積。相對的,仰臥和側臥時使用口塞都存在一定風險,需要控制佩戴時間並額外關注佩戴者的情況。即使佩戴者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適或是要求停止的意圖,口球的佩戴時間也不應超過10~20分鐘。長時間無法合上嘴巴有時會產生一種恍惚的感覺(很多活動都會產生類似的感覺),主觀意識逐漸薄弱同時對周身的痛楚敏感度降低,一個有經驗的Dom/Star應當注意嚴格控制口球的佩戴時間,而不是單純跟著感覺走,事後才發現造成了傷害。
口塞的安全使用指南就介紹到這裡,一定始終牢記「安全第一」,畢竟只有確保安全才能真正投入玩的開心。
大部分人提到口塞即理解為口球,而口球只是諸多口塞種類中的一種,不同的口塞其形狀、功能、佩戴感覺和視覺效果各具特點。通常根據角色扮演的場景、雙方的喜好以及當時的安全需求來選取不同的口塞類型,根據對嘴部控制方式的不同,口塞可以分為口罩式、塞口式(或稱口腔塞式)和開口式三大類。
在介紹口塞之前必須提醒大家,口塞是存在一定風險的項目,在嘗試前務必完全了解其可能發生的危險和安全準則。
口球是最常見的一種口塞,也最為大家所熟知。球多為橡膠和塑料材料製成,由一條帶子穿過球的直徑或是連在球的兩端。選擇口球的直徑時並非越大越好,一般來說大口徑的口球適用於歐美人,亞洲人則更適合小口徑的口球。
不知道自己適合多大的口球?優先選擇小的總是沒錯的,土豪可以一次買全所有型號。
使用時需要將口球塞進嘴中並頂到牙齒後面的位置,再將帶子繞過臉頰在腦後綁在一起。如果口球太大,則可能無法將其塞入牙齒後面,易於吐出,或是造成塞入後難以移除。
剝奪佩戴者的語言能力,只能一邊呻吟一邊被動接受Star的意志;
對自由呼吸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
無法完成吞咽動作,導致無法避免地流口水。而口球通常配合身體束縛使用,因此流出的口水無法自行擦除,一步步摧毀佩戴者的自尊,並時刻吸引/分散佩戴者的注意力;
由於下頜被迫保持非自然的狀態,佩戴一段時間後會感到下頜處的肌肉酸痛。
大小合適
系帶經過處理,不會傷害嘴角
材料安全可靠,具備一定彈性,不含有害物質
視覺效果好,顏色賞心悅目
想要實現一次完美的口球體驗以上四條缺一不可,任何一條不滿足都可能造成不愉快的感受。果斷拋棄那些粗製濫造的廉價口球吧,一個優雅的口球會讓Moon拋棄一切顧慮迫不及待地戴上,當口球精緻地成為Moon臉上的一件飾品,對於Star又何嘗不是一種享受?
實際上相比於阻止佩戴者說話(畢竟阻止說話有更為有效的方法),口球的作用更多的是增加佩戴者的羞恥感。如果讓佩戴者在鏡中看到自己的樣子可以大大增強這種感覺,畢竟臉與人的社會屬性息息相關,因佩戴口球而扭曲的面部則意味著一個人的社會屬性被完全剝奪。
口球通常總是與其他項目共同使用,因此Moon的注意力總是在流動的口水、酸痛的下巴和其他項目的刺激中來回切換,應接不暇,這也會增加心理上的無助感和「被使用感」。
此外,少有人意識到的是,口球也具備著BD5M符號的意義,與項圈類似,一個人一旦被帶上口球就意味著地位變化、權力移交,無論是主動方還是被動方都會隨著「帶上口球」這一符號化的舉動而迅速進入角色。
有孔口球是口球的一種,其區別是口球上留有數個通風孔。空心口球在使用上更加安全,可以輕鬆用嘴呼吸,減少了可能的窒息風險,相比於實心口球也會更快有口水流出。
當然,和實心口球相比,有孔口球帶來便利的代價是清洗和消毒註定要多花些功夫了。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即可挑選種類繁多的口球)口銜由一根棒子和兩端的系帶組成,由於口銜很像馬戴的嚼子,因此常用於動物扮演的場景中,相比於口球更具象徵意義。對於部分戀物愛好者,佩戴口銜帶來的羞恥感遠遠強於口球。
使用時令佩戴者咬住棒,再將帶子在腦後繫緊即可。在帶子後連接牽引繩,可以像牽引馬匹一樣控制佩戴者的頭和身體,主動方和被動方都可以從中獲得極大的滿足。
如果你們是初次使用口銜,切記注意控制牽引繩的力度和方向。建議一開始慢慢來,待雙方都熟悉了口銜的感覺和控制的節奏後再開始真正的TJ。
口銜通常為橡膠或皮質材料製成,由於口銜對唇部和牙齒都有一定壓力,因此越硬的材料可佩戴的時間越短,否則會引起佩戴者強烈地不適。如果你就是喜歡標榜與眾不同,下面的木質口銜也許適合你,用完記得回來告訴我們是什麼感受。
口銜的形狀也有多種選擇,最常見的變種就是下圖這種骨頭樣式的。其使用場景不必贅述。曾聽聞圈內人私藏的這種口銜不慎被父母發現,父母不明所以,而後拿著去遛狗的故事,不禁莞爾。
與口球用法類似,管塞使用一根圓管代替球,提供了進入口腔的通道。管塞的圖實在沒有合適的,這裡就不放了,結構很簡單,憑想像不難理解。
口罩式口塞的嘴部是一塊皮質的口罩,並連接多條帶子從不同角度繞頭進行固定,口罩可以單獨存在,也可能在內部附加塞口物(如口球等)強制口腔打開。
有的口罩型口塞上會由一個圓孔與一個圓筒相連,圓筒伸入佩戴者口中,圓孔處有塞子蓋住,塞子則通過一條細鐵鏈與口罩相連。
使用時可根據需要打開塞子,一方面可放出積累的口水,大口呼吸空氣,另一方面可進行特定的BD5M活動。至於塞子何時開啟何時關閉則完全由Star掌控,其意義不言而喻。
板式口塞,與口罩式口塞類似,其區別在於沒有多餘的頭帶進行固定,僅通過一條系帶固定在腦後,佩戴過程簡單快速。
環形口塞也被稱作口枷,其整體結構與口球和口銜類似,只是將塞口物用一個圓環代替。
圓環的材料多為不鏽鋼和皮革。在保持嘴巴張開的同時,也提供了進入口腔的通道。
使用口枷不存在窒息的風險,但是由於圓環可能在口腔裡翻倒,失去效果的同時還可能對口腔上皮造成傷害。
因此環形口塞的實用性並不高,只要合理利用舌頭就可以將圓環使翻倒。現在已經出現針對翻倒進行改進的環形口塞,一種是增加一個配套的小環伸到口腔內部,另一種則是在系帶連接處增加圓環固定的程度,然而這兩種方法的效果都不夠理想,掌握一定技巧後仍然可以使圓環翻轉一定角度。
即便如此,但是在某些特定場景中使用環形口塞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例如,(限於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範,此處省略兩百字)。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環形口塞會限制佩戴者的唇部運動,只能使用舌頭進行,從而難以實現足夠的快感。
當然,環形口塞比有孔口球更容易使佩戴者流涎,有時這也是使用環形口塞的目的之一。
蜘蛛口塞在環形口塞的基礎上加以變化,在環的側面增加了對稱伸出的數根鐵鉤,因像蜘蛛的腳而得名。
這些伸出的腳不單純是為了增加美觀的額外裝飾,同時也起到穩定圓環,阻礙翻轉,使圓環始終保持豎直狀態的作用。
沒錯,繩子也可以作為一種口塞。通過繩子在佩戴者口部和腦後多次纏繞實現,建議使用尼龍繩等質地較軟的繩。如果使用麻繩等過於粗糙的繩子,則很容易擦傷嘴唇和嘴角。
既然嘴唇的皮膚如此薄弱,任何繩子的摩擦都可能造成傷害,為什麼我們還要使用繩子作為口塞呢?並不是為了造成痛苦(文章前面提到過,嘴部的痛楚並不會帶來任何快感),而是為了配合其他身體部位的捆綁,作為全身繩縛的一部分。此時Moon身上的所有束縛皆來自於繩子,甚至是同一根繩子,保持視覺上的和諧和藝術感,不破壞繩藝的完整性,這正是繩口塞存在的意義。
放在口腔中的氣囊,通常為橡膠/乳膠製成;
一個手持充放氣裝置;
一根通氣管連接上述二者。
使用時需要在未充氣狀態下將氣囊放入口中,通過反覆按壓充氣裝置使氣囊充氣膨脹逐漸填滿口腔。
由於各人的口腔大小不同,不同的充氣口塞膨脹特性也不同,而充氣過多時可能造成佩戴者嘔吐甚至窒息,充氣過少則會失去口塞應有的效果。因此,充氣口塞並不適合新手嘗試,相比於其他口塞,對於使用者的經驗和技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類型充氣口塞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其一為氣囊的形狀不同,其二為口塞的固定方式不同。
面對不同形狀的充氣口塞,沒有嘗試過的新手往往難以抉擇。根據個人經驗,除非為了某種特定的調教需求,不建議大家選擇前後方向較長充氣口塞,這種口塞充氣後主要向口腔後部延展,直達喉部,而此時口腔兩側仍然是空的,也就是說再努力充氣也無法填滿口腔,同時由於口塞直達喉部很容易引起乾嘔。
最常見的充氣口塞形狀是球型和橢球型,兼顧了口腔兩側的空間,但是由於人口腔的特殊構造,無論是球形還是橢球形的口塞均無法有效地填充口腔。目前填充效果最好的是蝴蝶型充氣口塞,其特殊的形狀可以一邊向口腔內部延展,一邊向口腔兩側膨脹。
使用時將中心部分塞進牙齒後方,而蝴蝶的兩個「翅膀」則要放小心地在牙齒和唇部之間,如果是沒經驗的新手,這一步驟可能要花費一些時間。擺放到位後慢慢充氣,可以看到佩戴者的臉頰慢慢鼓起,與別的口塞充氣前後看不到任何變化相比,蝴蝶型口塞的視覺效果亦更勝一籌。
相比於其他塞口式口塞,充氣口塞可以更好的抑制佩戴者發出聲音,佩戴者產生的無助感也更為強烈。
際上,如果不加額外限制,任何一種形狀的充氣口塞都是可以被自主吐出的。這是由於充氣口塞的氣囊部分十分柔軟易於變形,即使本身體積已經膨脹到超過了人的張口尺寸,受力變形後還是可以逐漸將其吐出。
解決辦法很簡單,像口球和口銜一樣用系帶固定在腦後,也可以結合口罩式口塞或環塞進行固定。充氣口塞常常配合眼罩使用,讓Moon在黑暗中靜靜感受口塞的膨脹,忐忑等待著下一次充氣的到來。對於Star來說,使用充氣口塞也會獲得更強的掌控感。
最後再次提醒,新手要慎重使用充氣口塞,確保你們對彼此和口塞的特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都有足夠的了解之後再開始嘗試。建議在使用前將口塞充氣到理想的大小,完全放氣後再重複2~3次,並用心記錄下口塞的大小變化與按壓充氣裝置次數的聯繫。充氣口塞一旦放入口中便觀察不到其狀態,只能根據按壓的次數進行推斷。
即使是有經驗的老手,在每次使用前也必須確認口塞的狀態,不能怕麻煩,因為每次充放氣都會導致口塞老化,頻繁使用會加速老化,長期不用還是會老化,老化意味著氣囊的膨脹特性發生變化,造成之前的經驗失效。在完全充好氣後最好仔細觀察口塞的表面是否光滑完整,如果出現裂紋請果斷停止使用,不要有任何僥倖心理。
最後補充一點,如果佩戴者出現任何不適,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去解系帶而是先按下放氣閥門。
使用一塊布拉在佩戴者的牙齒之間,並在腦後系好。表面上強迫佩戴者張開了嘴,實際上無法阻止吞咽動作。佩戴者在這種情況下雖然無法大聲呼救,但是可以說話,同時由於布料吸水可以阻止口水流出。
這種口塞除了用於影視劇中以外,實際的BD5M場景中罕有人用。其優點是工具隨手可得,簡單快速。
使用中較薄的布料堵塞效果會差一些,厚的布料可以使佩戴者的嘴張開更大的角度。使用多層布料效果會更好一些。但是無論綁的多緊,佩戴者通常都可以找到方法將布料吐出。
打結口塞是口球和cleave的結合。在布料的中間打一個結,放在佩戴者嘴中,強迫張開更大的角度並限制舌頭的運動,然而效果十分有限。有時也會配合布罩式口塞(見下文)共同使用。
打結的口塞可以更好的吸收唾液,如果你厭惡口水,可以嘗試。打結的過程可以進行多次,以適應被堵嘴人的口腔大小。
布罩式口塞嚴格來說又可分為兩種:OTM(over-the-mouth)式把一塊布蓋在嘴上並系在腦後。這種方法無法有效地阻止聲音,常見於電影和電視劇作品中。在BD5M活動中常配合其他塞口物共同使用,防止佩戴者將塞口物吐出。
OTN(over-the-nose)式,也稱強盜式。布料同時蓋住嘴和鼻子,常見於影視和動漫作品中。其效果與OTM式類似,佩戴者的呼吸會受到部分限制。
手掌可以用來實現口塞的效果。顯然這是最簡單快捷的堵嘴方式,將手緊緊蓋住並握緊對方的嘴即可,常用於某些特定的角色扮演活動中。
馬具型口塞通常由多條帶子環繞頭部並在腦後固定,因與馬佩戴的頭具相似而得名。
馬具型口塞總是在口部提供附接點以配合各種其他類型的口塞使用,包括口球、口銜、口罩式口塞,環形口塞等。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口塞都可以與馬具型口塞結合。馬具型口塞一旦帶上不藉助手的幫助是完全無法逃脫的,也有時使用馬具型口塞只是簡單地提供心理效果,其衍生出的使用方法紛繁複雜、靈活多樣,為廣大口塞愛好者所鍾愛。
纏繞頭部的帶子還可以提供多個連接點,方便與其他固定物或是佩戴者自身的其他部位連接,進一步限制佩戴者的行動,形成複雜的束縛效果。
與其他形式的束縛一樣,佩戴馬具型口塞可產生被物化和無助的效果。許多馬具型口塞還附加眼罩以實現視力剝奪的功能,進一步增加佩戴者被物化和無助的感覺。
醫用張口器在BD5M中也時常出現,且並不僅僅出現在醫生-病人的角色扮演中。當然,作為一種醫療器材,即使你從未接觸過5M,也很可能已經使用過了。
醫用張口器可以強制佩戴者長期保持張嘴的姿勢,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進入口腔地障礙。佩戴者完全無法使用語言交流,僅能發出少量的聲音。同時,作為嚴謹的醫療用品,這類張口器也是很難自主吐出的。
金屬的醫用張口器較為昂貴,下面這種則價格低廉,不過其主要效果是打開嘴唇露出全部的牙齒,張口效果相對有限。
牙託常見的用法是保護牙齒,如參與激烈對抗的運動員多會佩戴以保護牙齒避免受傷。
一旦在外面加以固定造成佩戴者無法自主吐出,也就具備了口塞的效果。
將口塞與緊身胸衣領/頸扣結合,一方面限制了頭頸部的姿態,無法低頭、抬頭和轉頭,同時也限制了語言。其缺點是無法快速解開。因此該類口塞大部分只是簡單地覆蓋住嘴部區域,而不強迫任何東西進入口中,以儘可能降低風險。
對於一些重度愛好者也會在緊身口塞中加入其它塞口物,上圖為配合充氣口塞使用時的效果。
即使在不使用塞口物的情況下,這種和緊身衣相結合的口塞仍然可以有效地實現口塞的功能。其關鍵在於下巴部分的緊身衣可以阻止佩戴者的張嘴企圖,同時也會壓迫佩戴者的臉頰,帶來更強的束縛感。
結構看似複雜,實際上是由一個管塞和漏鬥連接組成,可以強迫液體進入佩戴者口中。由於配帶口塞時吞咽困難,大部分液體不會被飲入而是從嘴裡流出。
使用漏鬥口塞時一定要注意控制液體進入的速度,人口腔的容量很小,尤其在佩戴口塞的情況下,一次大量的注入液體存在窒息的風險。如果是刺激性氣味的液體則更要額外注意。
膠帶使用時直接貼在口部蓋住嘴唇即可。普通的膠帶效果很有限,努力掙脫的話膠帶很快就會失去效果。
建議使用粘力較強的膠帶多圈纏繞,如果同時纏繞下巴和頭部效果會好很多,但膠帶可能會對皮膚造成一定傷害,如引起過敏或是造成毛髮脫落。佩戴的時間越長,去除時會給佩戴者帶來更多的痛苦。
儘管如此,膠帶仍然被廣泛使用,這主要是得益於其隨手可得的特點。膠帶常用於配合塞口物共同使用,至於塞口物的選擇,可以參考後面的雜物口塞一節。
當膠帶配合塞口物共同使用時要尤其注意不要使用鬆散或細碎的物品做塞口物,以免吸入氣道造成窒息等嚴重後果。
出於分類的完整性考慮,還是提一句,塞口物為Pecker的形狀,簡單粗暴,沒什麼可展開講的。
奶嘴口塞的確是口塞的一種,常用於父母/子女角色扮演等場景中。
顯然,奶嘴口塞的意義並不在於限制語言或是提供任何其他口塞可能造成的羞辱感。儘管其受眾相當有限,依舊有大量樣式可供選擇。
和口球的構造相似,只是將塞口物換成了一隻高跟鞋。鞋口塞和真鞋的比例通常是1:1,所以不可能完全放入口中,實際使用時只有鞋尖部分在嘴裡,大部分都露在外面。戀足愛好者會喜歡。
這種口塞在國外BD5M用具中是很重要的一類分支,但是目前未在中文網絡上見到相對應的分類詞條,暫且將其叫做擬物口塞吧。Forniphilic這個詞來源於forniphilia,指一種特殊的束縛形式——人體家具。
擬物口塞的主要目的是物化並羞辱佩戴者。通過佩戴這種口塞,佩戴者會被要求利用口塞執行任務或是提供相應的服務。
擬物口塞有多種形式,其共同特點是提供一個附著點以安裝各種工具類物件。當佩戴這種口塞時,通常配合上肢束縛,使佩戴者除了使用口塞外別無選擇。
為了提供足夠的穩定性並方便佩戴者控制口塞上的工具,通常使用帶有咬嘴的槍狀口塞作為基座。
託盤
馬桶刷
雞毛撣子
鞋刷
衛生紙架
地板刷
衣帽架/鉤
菸灰缸
...
擬物口塞會強化參與雙方的地位差距,佩戴者被物化的感受達到極致。適用於程度較深的BD5M玩家,同時也為人體家具愛好者所鍾愛。擬物口塞不僅僅提供了口塞的基本功能,同時還強迫sub/moon成為一件工具。
精心設計的口罩可以延長m的舒適佩戴時間,半月狀的口咬物適合口腔和牙齒的的形狀,儘可能減少下巴的肌肉疲勞。
可更換配件式的擬物口塞則為BD5M活動提供了更多樂趣,通過更換配件使得moon被迫在不同工具間進行切換。
使用小託盤,並在上面放置一杯飲料,不用任何語言就限制了moon的活動方式,在你拿走杯子之前,moon被迫保持固定的姿勢進行等待;如果你的moon平衡性很好,試試高腳杯,隨著杯中液體的增多,對moon姿勢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
如果你吸菸,試試在連接器上安裝一個菸灰缸。
基於擬物口塞的使用場景和特性,每次使用後應仔細清洗消毒,不可大意。
這裡雜物泛指使用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各類物品,所有你能想到和你想不到的,只要能塞進嘴中的都可以作為口塞的一種。毛巾、手帕、襪子、內褲、毛巾、水果、蔬菜……當然出於安全考慮,這類口塞應具有足夠大的體積以避免誤入氣管和食道,或是在嘴邊露出足夠多的部分以保證隨時可以將其取出。
雜物口塞就地取材,避免了購買、保管專用口塞的尷尬,使用得當也能有不錯的效果。當然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使用手帕和襪子塞口時,應先儘量摺疊好,從口腔兩側開始塞,填滿兩側後再填中間,這樣塞好後難以吐出,只能發出微弱的聲音。
很多人使用時直接往口腔中間塞,最後無法填滿整個口腔且易於吐出,失去了口塞應有的意義。也可以利用膠帶在外面纏繞固定,但是考慮到雜物口塞容易造成乾嘔,而膠帶固定後無法立刻移除,存在一定的風險。
雜物口塞通常可以使用舌頭將雜物輕鬆吐出,所以其使用場景多為自縛。雙人遊戲時若沒有其他口塞也會採用這種方式,即使束縛了佩戴者的手腳,仍可在短時內將雜物吐出,因此其象徵意義大於口塞的功能本身。
常有人問,影視作品中頻頻出現被綁架者或是被拘禁者嘴裡叼著一塊毛巾無法掙脫狀的場景,為啥自己塞毛巾總是能輕鬆吐出來。我們可觀察被塞口者的臉頰,如果完全沒有鼓起,可知毛巾只是簡單地放進了嘴裡,如果不是演員主動咬住了毛巾,可能毛巾自己都會掉出來。在這一細節做到真實的影視作品寥寥無幾,多年前曾在電視上見到過將毛巾捲成長長的細條一點點塞進口中的情節,塞滿後臉頰高高鼓起,可惜已記不清名字。
最後還是要提醒下,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再使用膠帶等輔助器材來固定雜物口塞,一定要注意可能的窒息風險。
歡迎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精彩乾貨
浪物雜誌社 呈現圈內真實生態
購買圈內物品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