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五回,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情节想必是每个三国迷最津津乐道的一幕。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废黜少帝刘辨而立刘协为帝之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却被对方手下大将华雄连斩三员大将。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时,马弓手关羽主动请缨。上阵之前,曹操特为他热了一杯“壮胆酒”,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一会儿,关羽就提了华雄的头凯旋归来,举杯饮酒时,酒,还是温热的。
当然,“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带有小说演绎的成分,那么曹操递给关羽的壮胆酒为什么一定要是温热的呢?是不是只有这样才能有壮胆的效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密一下。
其实古代的酿酒技术,通常都是使用粮食发酵而成,这样酿造出来的酒精度数并不高,大概都在10度左右,而且在酿造过程中会产生甲醇、乙醇、醛等有害物质,但古人蒸馏技术有限,甲醇很难彻底分离干净,通过给酒加热的方式,使甲醇挥发,喝酒也就不容易中毒了。
古人还发现,温酒后去除酒中的一些杂质、有害物质,酒喝起来口感更醇正柔顺,喝起来更顺口。再来温酒也有御寒的作用,煮酒、温酒大多是在冬天。白居易就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诗句。
像三国里,还有其他很多故事都与酒有关,比如“煮酒论英雄”,所以并不是说壮胆酒一定要温热,只是在那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懂得温酒对自身带来的好处或者说享受。
展开全文
到了现代,酿酒技术和工艺与古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不必像古代那般温酒了,但是可以作为一种辨别纯粮酒的方式。
如果是纯粮酿造出来的粮食酒,不管是煮还是烫所散发的味道都是粮食的香味,这类气味并不刺激,反而给人一种比较舒适的感觉。但如果是一些添加剂勾兑出来的白酒,在经过烫煮之后,就会“现原形”,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让人难以忍受。
在市场上大家之所以这样担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各种劣质酒参差不齐,如果觉得比较麻烦的话,可以看看下面这款酒,都是备受老酒友喜爱的粮食酒。
这款酒与市场上备受大家喜爱的茅台酒一样,都是一款大曲坤沙酱酒,选取能够耐受高温发酵,多次翻烤的“两糯一号”专用酿酒糯高粱,湘江源头小分子山泉水、加入冬小麦制作而成的大曲,经12987工艺历时一年酿造而成,基酒洞藏5年,以20年老酒勾调,酒体酱香醇厚,开瓶就能闻到粮食香,并且喝完第二天也不上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