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SC to close

同程业绩狂飙,潜藏暗礁,如何突围?

中时财经原创出品

作者:李 捷

编辑:张丽敏

制图:乔寒云

日前,同程旅行(以下简称“同程”)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同程实现营收173.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5.8%,这一数字超出市场预期,也创下了公司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7.9亿元,同比增长26.7%,经调整 EBITDA 为40.5亿元,同比增长29.7%。

旅游消费大盘增长的背后,人员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其中非一线城市、乡镇乃至农村居民在旅游消费市场中的地位逐步凸显,在出游人次以及出游花费上增速迅猛。

这些数据背后的消费趋势,不仅暗合了同程业绩增长的密码,同时也透露出企业下一步的发展路径。

01差异化竞争换得硕果

大众旅游消费活力的释放为同程带来了“丰厚回报”。

根据财报,2024年,同程年付费用户达到2.4亿,服务人次达到19.3亿,同比增长9.3%。其中,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同程居住在国内非一线城市的注册用户占注册用户总数的87%以上,2024年Q4微信平台新付费用户中约70%来自国内非一线城市。

一位曾在OTA头部企业供职的资深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称,与携程瞄准的商旅客群不同,同程一开始就定位大众旅游市场,避免在一线城市和携程正面交锋,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达到56.2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旅游市场的火爆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通过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更下沉的市场及渗透力,随着这部分人群消费力的上升,也助力同程业绩攀升。

财报显示,2024年,同程住宿业务收入46.7亿元,同比增长19.7%。受旅游消费多元化趋势的带动,同程旅行包括线上度假业务在内的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5.5%,达到23亿元。而随着更多非一线城市居民开启跨境出行,同程旅行的国际机票票量同比增长超过130%,国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超过110%。

在针对下沉市场消费特性的策略上,同程方面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高性价比是非一线城市用户出行关注的核心,同程此前就已整合成立了出行事业群,不断融合机票、火车票、小交通等业务,为用户提供更实惠的联程出行方案、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同程方面也同时表示,未来将持续深耕下沉市场。

受益于此,同程旅行机票业务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票务增速超过行业水平。交通票务服务作为同程的核心业务之一,2024年收入达到72.29 亿元,同比增长19.9%。

上述业内人士也指出,相较之携程的商旅客群对价格不太敏感,更关注服务质量和便利性,多来自一线城市,精英客群是其业务基本盘。而同程的错位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消费习惯变化过程中,优势正逐渐显现。

02业务布局增长超预期,难掩行业隐忧

大众旅游的持续释放,也让度假板块在同程众多业务条线中格外亮眼。

2024年,同程在度假业务的表现堪称亮眼。全年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075%,达到31.41亿元,被誉为同程旅行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同程方面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同程旅行对度假业务的战略布局,通过不断拓展度假品类,将度假门店融入社区,增加了服务“新一代旅行者”的触角。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范围内开业的旅行社门店已超1000家。

与此同时,App的DAU(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付费会员黑鲸会员累计数量同比增长86%。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同程旅行平台的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同比增长44%,人均消费频次则由2019年的5.5次提升至2024年的8.1次。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同程的用户黏性正在不断提升。

尽管多项业务数据向好,但业内看来同程要面对的压力更甚。

根据嘉世咨询数据,2024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达2.2万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0%;在线旅行用户线上渗透45.2%,与网约车、外卖、网络音乐等市场线上渗透率均保持在50%以上相比仍有提升空间。

从行业内部来看,以GMV作为统计口径,有分析指出2024年OTA平台市占率携程占57%,美团占15%,同程占13%,飞猪占6%。

值得一提的是,据华福证券此前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二季度,在腾讯流量的赋能下,同程目前是国内流量最大的OTA平台之一,在移动端拥有较高的用户活跃度。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用户增速放缓已经是整个OTA行业集中出现的情况,也是市场逐渐饱和的必然结果。同程旅行在过去主要依靠下沉市场和年轻用户群体实现用户增长,但目前这两个市场的潜力也在逐渐被挖掘,接近市场饱和状态。如果同程旅行不能开拓新的用户群体和市场,未来的业绩增长将受到限制。

国际市场也是同程旅行需要进一步开拓的领域,虽然 2024 年同程旅行的国际业务增长迅速,但与国际知名的在线旅游平台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03加注AI能否解决发展瓶颈?

AI浪潮席卷而来,同程也在迎风而上。

同程旅行CEO马和平表示,2024年以来,大众旅游市场蓬勃发展,为同程旅行带来新的机遇。随着大众旅游潜力持续释放以及AI技术的成熟应用,旅行行业将在未来迎来深刻变革。同程旅行将立足大众旅游市场,持续提升旅游智慧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具效率的消费决策支持,推动行业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就在年报发布的前不久,同程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旅游专属大模型“程心AI”正式完成与DeepSeek的技术融合,推出了“AI+实时预订”服务。

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从同程了解到,作为首家接入DeepSeek的OTA平台,目前已借助AI为20多个城市提供智慧文旅服务。并且还在不断进化,还将推出更多服务于用户、政府、产业链的全新产品应用。

显然,人工智能的布局将是同程下一赛程的重点。

毫无疑问,技术创新是同程旅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运营效率的重要部分。但眼下,还有成本压力需要应对。

业内人士指出,在业务拓展和服务提升的过程中,同程同样面临着成本上升的压力。在采购成本方面,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机票、酒店等资源的价格也在上涨,同程将需要支付更高的采购成本,才能保证平台上的产品供应。

为了吸引用户,同程旅行投入了大量的营销费用。财报数据,2024年同程旅行的销售及营销开支达到了56.207亿元,同比上年44.728亿元增长25.7%。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研发也是一项重要的成本支出,同程旅行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平台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对于这项成本的预算,同程方面暂未披露。但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这些成本,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当前获取新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具体到同程来看,银发经济爆发,老年旅游市场逐渐兴起,同行们已经推出各种产品来抢占市场,但同程旅行在老年旅游市场的布局相对滞后,产品和服务还不足以满足老年用户的需求。

多家券商也对同程业绩未来增长做出提醒,国信证券指出,下沉市场增长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拖累加大等原因,都是企业发展将面临的风险。

看来,如何在成本控制和业务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是同程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

(转自:中时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