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ST小散林某人,(https://xueqiu.com/3889873042/338722227)
在K线图分析中,“复权”是用来消除股票除权除息(如分红、送股、配股等)对价格走势的影响,让图表更真实反映股价实际波动的技术处理方式。前复权、后复权和不复权的核心区别如下:一、不复权:直接显示实际交易价格
定义:不考虑除权除息因素,直接按每日实际成交价格绘制K线,保留价格跳空缺口。例子:某股票股价10元时,每10股送10股,除权后股价变为5元。不复权的K线图上,股价会从10元“跳”到5元,形成明显缺口。优缺点:- 优点:1. 直观反映交易时的真实价格,适合观察短期技术形态(如缺口理论)。2. 方便对比历史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复权可能对成交量产生间接影响)。- 缺点:无法真实反映股价的长期趋势(除权导致的价格“下跌”会误导走势判断)。二、前复权:以当前价格为基准,调整历史价格定义:将历史价格按当前价格进行调整,让当前价格保持不变,历史价格“向后”修正。例如,除权前的价格会被“拉低”,使K线走势连续。例子:某股票当前价格10元,历史上曾10送10股(除权后原价格从10元变为5元)。前复权后,历史上的10元会被调整为5元(以当前10元为基准,消除除权影响),K线从5元涨到10元,呈现连续上涨趋势。优缺点:- 优点:1. 便于观察当前价格的支撑/阻力位,以及技术指标(如均线、MACD)的连续性。2. 真实反映股价从历史到现在的实际波动(消除除权导致的价格断层)。- 缺点:历史初期价格可能出现负数(如多次分红后),不便于直接计算上市以来的累计涨幅。适用场景:- 中长期趋势分析、技术指标分析(如均线、趋势线)。- 寻找当前价格的历史参考点位(如套牢盘、支撑位)。三、后复权:以上市价格为基准,调整后续价格定义:将后续价格按上市时的价格进行调整,让上市价格保持不变,后续价格“向前”修正。例如,除权后的价格会被“拉高”,反映股票的实际价值增长。例子:某股票上市价格10元,上市后10送10股(除权后价格5元),之后涨到10元。后复权后,除权后的5元会被调整为10元,后续的10元调整为20元,K线从10元涨到20元,直观显示股价翻倍(实际复权后涨幅为100%)。优缺点:- 优点:1. 直接反映股票从上市以来的实际涨幅(包含分红、送股等收益),便于计算长期投资回报。2. 适合评估股票的历史价值增长(如复权后股价可能远超当前价格,体现“填权”效应)。- 缺点:当前价格被“修正”后可能远高于实际交易价格,不便于观察当前市场的买卖点位。适用场景:- 长期价值投资分析(如计算持股多年的实际收益)。- 观察股票的历史最高复权价格(判断长期估值水平)。四、总结:如何选择复权方式?
前复权: 适合短线、中线选股看图
后复权: 适合长线对该股投资价值的判断
不复权: 股价实际走势图,会产生误判